鲁网8月26日讯文化书院是推动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大官庄村积极打造“文化书院”,将其建设成为服务群众文化需求、提升社区文化氛围的关键阵地,有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红色引领,筑牢服务根基
大官庄村文化书院坚持党建引领,充分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居民身边的“红色学堂”。书院整合村史馆、学习强国线下空间等场所,打造沉浸式教育阵地,通过历史实物展示唤醒集体记忆,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系列活动惠及百余名群众。同时,村内组建“老干部宣讲团”“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多支队伍,在日常活动中嵌入政策宣传、民情收集和矛盾调解,累计开展活动15场,切实发挥党员在文化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丰富文化供给,满足多元需求
大官庄村以文化书院为核心,围绕全年龄段居民需求,提供精准化、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在阅读服务方面,设立红色经典、少儿绘本、农业技术等主题图书区,常态化开展读书分享、亲子阅读、图书漂流等活动,现已开展17场,增强了阅读服务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在文化惠民方面,面向老年人组织书画交流与送春联活动,面向青少年开展红色电影放映,同时广泛组织政策宣讲、法律普及和技能培训,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和实用技能需求。

融合数字赋能,拓展服务功能
大官庄村创新推动文化书院数字化升级,建立AI智农直播基地和手工编织室,实现文化培育与技能提升深度融合。直播基地已开展电商、短视频、智慧农业等培训15场,帮助居民掌握数字工具,拓展就业和农产品销售渠道。手工编织室则致力于传统技艺教学与现代转化,助力居民灵活就业,帮助30余名群众掌握技能。文化书院不仅成为文化活动场所,更成为社区居民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加收入的重要平台。

大官庄村通过文化书院建设,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提升社区文化服务效能。下一步,大官庄村将继续完善书院功能、拓展服务项目,进一步发挥文化书院在社区治理和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持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通讯员蒋明霞)
责任编辑:单虎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