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江孜县,“千年国宝”江孜藏毯在坚守非遗传承的同时,通过3D视觉等技术创新焕发新生。古老的吉祥纹样被解构成现代几何,家具地毯进化为艺术挂毯,跃上国际舞台。越来越多年轻的设计师、手艺人正加入江孜藏毯的“守护者联盟”,续写跨越时空的美。
在“藏毯之乡”江孜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江孜藏毯协会主办,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联合西藏工艺美术协会、索日巴藏毯、小红书公益共同承办,北京国际设计周作为支持机构支持的“2025江孜藏毯国际设计大赛”于8月3日正式启动。我们邀请全球设计师、艺术家及创意人士,以当代视角和多元设计让国宝藏毯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灿烂的艺术之美。

▲2025江孜藏毯国际设计大赛海报,刘治治立入禁止工作室设计。
“毯”诚相见,共织“江”来
2025江孜藏毯国际设计大赛是“西藏江孜藏毯2025-2027复兴计划”的核心项目,以“‘毯’诚相见,共织‘江’来”为号召,向全球设计师、艺术家及创意人士公开征集藏毯图案设计作品。本次大赛旨在通过全球设计力量,激活承载千年藏族文化的国宝——江孜藏毯的当代生命力,推动其走向国际舞台,并践行可持续设计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联结。

融合传统、创新与可持续

▲国家级卡垫织造技艺传承人,边多

【精选材料与环保工艺】
坚持使用海拔41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羊毛及新西兰进口高品质羊毛,采用进口环保染料。结合古老的穿杆结扣法(连环8字扣)等约35道手工工序与高道数3D工艺,打造融合当代审美、花色丰富且具有收藏级品质的环保典范。

【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
在保护非遗手工艺文化内核的前提下,大赛鼓励样式革新与设计赋能,提升江孜藏毯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满足多元需求。

▲藏毯编织纸样使用技艺传承人,第一批国家乡村工匠名师
【经济赋能与公平发展】
项目特别关注为以女性为主的藏毯工匠群体创造就业与技能培训机会,增强女性经济独立性,支持公平贸易,提供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包括消除贫困、促进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减少不平等(特别是性别及地域差异)、推动负责任的消费与生产、保护陆地生物多样性等。


江孜藏毯不仅是精湛的手工艺,更是藏族文化的精神载体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此次大赛,搭建一个连接传统智慧、当代创意与国际市场的桥梁,推动非遗在创新中焕发新生,为“江孜藏毯2025-2027三年复兴计划”提供有利保障,并切实助力地方社区发展。
从雪域高原的天然色彩(槐米黄、茜草红、橡子棕)到国际设计前沿,2025江孜藏毯国际设计大赛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诚邀全球创意力量,共同参与这场以设计为针、以可持续为线的编织行动,让承载千年智慧的江孜藏毯,在当代设计与全球合作中绽放璀璨光芒,铺就一条通向文化繁荣、经济赋能与生态和谐的未来之路。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