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脏作为人体“沉默的代谢中心”,即便出现病变也常无症状,这让肝癌成了难缠的“隐形杀手”。我国每年肝癌新发病例约占全球一半,但只要掌握科学知识,就能有效防控。
一、早期信号藏不住,及时捕捉是关键
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身体会传递一些信号:右上腹持续隐痛,尤其夜间或劳累后加重;没缘由的食欲差、恶心,短期内体重掉5公斤以上;皮肤和眼白发黄,尿色变深如茶色;手掌片状发红,胸前、颈部有蜘蛛状红痣。
这些症状并非肝癌专属,可高危人群出现就要警惕。超声加甲胎蛋白(AFP)检测是筛查利器,能发现1厘米以下的微小肿瘤。高危人群每6个月查一次,普通人每年体检加这项,早期发现的肝癌5年生存率超70%。
二、避开高危因素,降低患病风险
肝癌发生和三大因素关系密切。慢性乙肝或丙肝是首要诱因,80%患者有乙肝史。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接种疫苗最有效;感染者要定期复查,规范抗病毒治疗能减少肝硬化和肝癌风险。
黄曲霉毒素藏在发霉的花生、玉米、坚果里,致癌性是砒霜的68倍。粮食要干燥储存,发霉就扔,别吃发苦的坚果。长期大量饮酒会致酒精性肝硬化,进而诱发肝癌。男性每天酒精别超25克(约1两白酒),女性减半,肝病患者得彻底戒酒。
此外,非酒精性脂肪肝成了新诱因,肥胖、糖尿病、高血脂人群要控体重、合理饮食、多运动。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更要加强筛查和管理。
三、治疗手段多样,个体化方案最有效
肝癌治疗已进入多学科联合时代,医生会按肿瘤大小、位置、分期和患者身体状况定方案。早期肝癌首选手术切除,有肝叶切除和精准肝段切除,腹腔镜技术让创伤变小,术后3-5天就能下床。肿瘤≤3厘米、位置特殊或不耐受手术的患者,射频消融术用穿刺针释放高温杀肿瘤,疗效能和手术比,恢复还快。
中晚期肝癌常用综合治疗。介入治疗(TACE)栓塞肿瘤血管并局部给药,能控制肿瘤生长,适合不能手术的患者;仑伐替尼、索拉非尼等靶向药可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延长生存期;近年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让部分晚期患者肿瘤缩小,甚至能手术,带来新希望。
终末期肝癌患者可考虑肝移植,但要符合“米兰标准”(单个肿瘤≤5厘米或多个肿瘤≤3厘米且不超3个),术后得长期吃抗排异药。不管哪种治疗,都要配合保肝,别让肝脏再受损。
四、康复管理到位,生活质量有保障
肝癌治疗后的康复管理很重要。饮食要“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多吃新鲜蔬果、鱼和豆制品,远离高脂、辛辣、坚硬食物;肝硬化患者要控盐,防腹水。作息得规律,每天睡7-8小时,别熬夜伤肝。
适度运动能改善肝功能和免疫力,术后早期从散步开始,慢慢增加到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别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患者要保持好心态,家人陪伴和心理支持很关键,必要时找专业心理干预。
肝癌虽可怕,可通过早期筛查、避开风险、科学治疗,能有效防控。肝脏健康要长期呵护,定期检查、健康生活、规范治疗,一个都不能少。小小的预防行动,都在为肝脏筑防线,让生命之“肝”充满活力。(作者:山东省肿瘤医院腹部放一科朱昆莉)

责任编辑:王娟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