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一镇一业,如何兴业?潍坊安丘用实践给出答案: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如今,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在安丘各镇拔节生长,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安丘“一镇一业”兴农志》系列报道正式启程,带您深入镇街,探寻产业背后的创新密码与富民故事。
乳香飘郚山,一杯鲜奶兴业富民;链通百业,多元融合焕活乡村。本期,我们走进郚山镇,看标准化生产赋能趟出共富路,精深加工激活健康产业新动能,生态循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大众网记者王帅通讯员孙丽霞李永华潍坊报道
“以前种桃全凭老经验,卖的时候更是‘看天吃饭’,今年加入合作社,按标准种、按订单卖,精品桃进了佳乐家,一斤能多卖3毛钱,一亩地多挣一千七!”郚山镇大桃种植户刘春生看着刚到账的卖桃款,脸上满是笑意。如今在郚山,越来越多农户像刘春生一样,借着“标准化生产+抱团发展”的东风,尝到了产业升级的甜头。
作为典型的农业乡镇,郚山镇曾面临“农户分散种植、产品良莠不齐、销路没保障”的发展难题。今年以来,该镇以“强组织、定标准、拓渠道”为抓手,着力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衔接难题,推动农业产业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

通过成立8家镇级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串珠成链”,围绕大桃、小米、芋头等特色农产品,制定从品种选择到采收分级的全流程标准,让农户“按图索骥”搞生产。
同时,由镇级共富公司——郚乡农业发展公司牵头,联合供应链企业组建潍坊郚彩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搭建起“合作社+企业+市场”的产销对接桥梁。
如今,合作社的“拳头产品”已成功敲开高端市场大门:精品大桃摆上了佳乐家等连锁商超的货架,每斤售价达7.49元,蜜薯、芋头、小米签订了购销合同,社区团购渠道也正在拓展。“我们的收购价比市场价高0.3元以上,仅大桃一项就带动农户亩均增收1750元。”郚彩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随着“山外山郚山”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今年已有6家生态农场落地,4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3种产品纳入安丘农产品“双码”监管体系,贴上区域品牌标签的农产品,正以优质优价赢得市场的认可。

在推动“卖得好”的同时,郚山镇着眼于“种得优”,把标准化生产的根基扎在“土壤改良”上。郚彩公司将联合镇内有机肥企业,以每吨50元的优惠价格向农户推广沼渣有机肥,同时安排技术人员全程指导使用,“帮农户降低成本的同时,又提升土壤地力,为绿色有机种植打好基础。”
谈及未来,郚山镇党委书记孙荣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合作社+共富公司’模式,一方面推动有机肥全域覆盖,夯实标准化生产基础;另一方面拓展更多高端销售渠道,让‘山外山郚山’品牌走得更远。最终实现农产品统购统销、优质优价,让每一位农户都能共享产业增值收益,真正把‘小农户’拧成‘大产业’,蹚出一条共富路。”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