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策 | 今天,农机称霸麦田,但我们也不会忘记曾经“麦客”的身影……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大国“粮”策 | 今天,农机称霸麦田,但我们也不会忘记曾经“麦客”的身影……


大国“粮”策 | 今天,农机称霸麦田,但我们也不会忘记曾经“麦客”的身影……

  2025-09-21 08:35:00     简体|繁體
http://app.993113.com/1090090.html

眼下,夏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保证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田间地头都是机器轰鸣的热闹景象。

而在传统农耕时代,陕甘宁一带,有一群叫做“麦客”的人,“客”即客人、外乡人,“麦客”就是帮忙收麦子的人。

“麦客”影像

“麦客”在麦收时离家,简单地背些干粮、衣物,集聚关中地区帮忙收割麦子,在20多天里,他们在别人的麦田忙活,赚钱补贴生计。

“麦客”影像

来自陕西的民间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了当年“麦客”的影像。今年“三夏”农忙时,陕西西安鄠邑区蔡家坡举办了《重回现场陕西摄影群体“麦客”主题展》。

镜头下,满是关于麦田和麦收的记忆……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一起回顾曾经的岁月。

“麦客”迁徙路线绘制:石宝绣

每年6月,麦子即将成熟时,“麦客”们便动身了。他们翻过六盘山,有的坐火车,有的乘汽车,还有的步行。

肩上是麻布褡裢,头上戴着草帽,身上挂着镰刀,这是“麦客”的标配。

在麦收的20多天里,“麦客”客随主便,吃住都由雇主提供。

“麦客”随身携带的罐罐茶,极浓,味道强烈提神醒脑不可或缺。

罐罐茶配的多是炒面,把荞麦面或大麦面炒熟后,磨成粉,一把炒面就一口茶。

想家的时候,想她的时候,“麦客”会唱起《花儿》,就算辛苦,总有力量支撑着他们。

劳动人民的善良和纯真,在麦田里闪着光。

收麦、赶场、生活,镜头下,是农人们生动的劳作现场,也是人与土地无法割舍的深厚感情。

“麦客”不仅收割小麦,也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碰撞。

摄影师不仅记录下用镰刀工作的时刻,也见证了20世纪90年代初,机械进入田野,现代化农具最终成为麦田“霸主”的发展。

时代更迭,科技进步,“麦客”已成为历史,但新的“麦客”应运而生。跨区收割的农机手们,此刻正为了夏收马不停蹄。

我们为科技点赞,也为那些正在和曾在田野劳作的农人们点赞。致敬所有不忘初心,努力耕耘的劳动者。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