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橄榄绿” 今朝新农人:退役军人柳建彬的创业之路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昔日“橄榄绿” 今朝新农人:退役军人柳建彬的创业之路


昔日“橄榄绿” 今朝新农人:退役军人柳建彬的创业之路

  2025-09-23 00:48:32     简体|繁體
http://app.993113.com/1090459.html

在毕节市威宁中水镇小寨村,一片农业产业基地的发展勃勃生机。带领大家耕耘这片希望田野的,是退役军人柳建彬。从军营到农田,他完成了角色转变,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新农人。

柳建彬到地里果树长势

1994年12月,柳建彬怀着满腔热血踏入军营。服役期间,他凭借出色表现,两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部队的历练不仅铸就了他坚毅的性格和严明的纪律性,更培养了他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品质。

1998年,柳建彬脱下承载荣誉与使命的军装,怀揣炽热而坚定的心回到家乡。经过长时间考察与思考,2023年,他创办威宁明德源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柳建彬给果树剪枝

创业初期,柳建彬面临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市场未知等诸多困难,但他从未放弃。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虚心向农业专家请教技术,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发现车厘子种植在威宁中水镇小寨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中水镇小寨村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海拔低、温度高、水源充足,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车厘子生长。柳建彬果断行动,流转了805.5亩土地,以每亩800元的价格引进了32000株车厘子树苗。他全身心投入种植管理,每天清晨即到果园查看树苗生长,学习最新培育技术。从土壤改良、施肥灌溉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他都严格把关。

经过两年精心培育,如今每到成熟季节,漫山遍野的果实挂满枝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采摘,也通过电商平台和批发商销往全国各地,为合作社带来可观经济效益。

柳建彬给务工人员讲解剪枝技术

与此同时,柳建彬还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了280亩土豆、125亩辣椒和500亩红豆。这些作物与车厘子形成良好生态互补:有效抑制杂草滋生,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通过根系改善土壤结构,为车厘子生长提供更优环境。

收获的土豆、辣椒和红豆通过合作社渠道进入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进一步增加了合作社收入。

柳建彬向大家讲解剪枝技术

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柳建彬在合作社内构建了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他修建2个鱼塘,投放1500尾淡水银鳕鱼、1000尾草鱼、1000尾鲤鱼和500尾鲫鱼。鱼塘的水用于灌溉车厘子树苗和林下作物,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环境污染。

他还在林下养蜂35箱,利用蜜蜂为车厘子授粉,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这种授粉方式绿色环保,还能产出优质蜂蜜。柳建彬计划将蜂箱数量增至100箱,进一步扩大蜂蜜产业规模,丰富产品种类,形成养殖、种植、加工一体化的循环农业模式。

柳建彬向中水镇武装部长介绍剪枝技巧

随着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柳建彬始终不忘带动乡亲共同致富的责任。目前,合作社月均有600余人在基地务工。当地村民不仅获得稳定收入,还学到先进种植和养殖技术,提升劳动技能与就业能力。

合作社管理团队中有7名管理员,其中3名为退役军人。柳建彬深知退役军人的优秀品质和执行力,积极吸引他们加入。

柳建彬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带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实现共同发展。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积极加入合作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柳建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深刻内涵。他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更多退役军人和有志之士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在广袤农村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通讯员李庭

一审何永利

二审田洋

三审孙晓蓉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