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辽河社区渐渐静了下来,但一支身着反光马甲、手握巡逻手电的队伍才刚刚集合出发。他们是由退休老党员、热心居民、楼长和青少年等志愿者组成的“萤火虫巡逻队”,正在进行每周两次的夜间巡逻。

“我们发现这辆三轮车正在飞线充电,立即上前劝阻。经过沟通,车主意识到危险性,主动收起电线,承诺以后使用集中充电桩。”巡逻队员一边记录一边说道。这样的场景,自2024年5月项目启动以来,已发生数十次。
“萤火虫”巡逻项目,是由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辽河社区发起,依托社区慈善微基金支持的社区自治项目。项目聚焦治安盲点、消防隐患、楼道堆积、飞线充电等社区常见问题,通过居民自发组织巡逻,实现群防群治。截至目前,巡逻队已注册45人,分为5个小组,覆盖辖区内14个小区,服务时长超过1200小时。

从检查楼道阻塞、排查水电安全隐患,到劝阻飞线充电、清理公共区域垃圾,甚至协助调解邻里纠纷,巡逻内容细致入微。队员随身携带记录本,能现场处理的立即解决,不能当场处理的则上报社区跟踪处理。项目开展以来,已累计发现并整改飞线充电、楼道堆物等隐患56处,协助化解矛盾纠纷23起。
项目的诞生源于扎实的需求调研。此前,社区通过线上微信群和线下入户方式征集居民意见,共收到145份有效反馈,其中98%的居民表示支持夜间巡逻,绝大多数人也希望参与到社区安全治理中。“居民们不仅想要一个更安全的环境,更希望有参与感、归属感。”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萤火虫”不仅照亮了夜晚的社区,也点燃了居民的公益热情。从观望者变成参与者,他们中不乏退休党员、青年志愿者和青少年,越来越多人甚至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行动,逐渐形成了一个跨年龄、跨群体的社区守护网络。
“我们不只是巡逻,更是把邻居们连接起来,让大家一起守护自己的家。”一巡逻队队员表示。“萤火虫”巡逻项目用一点一点微小的光芒,汇聚成社区安全的大网,不仅有效弥补了物业管理的盲区,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居民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社区认同感,成为辽河社区基层治理中一张温暖而坚实的名片。(大众新闻记者张婧婧)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