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北工业大学教授白振旭(左一)和学生们一起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前不久,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落幕。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白振旭主讲的“激光原理”荣获产教融合赛道地方高校组一等奖。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这门课程把企业的真实案例引入教学中,同时让企业项目负责人带着研发问题来到课堂,学生们在课堂上共同讨论,进而形成了稳定高效的产教融合协同机制。
一堂课下来,企业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学生们了解到当前产业最新的前沿知识。不仅如此,还有的学生经过课堂启发,参加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类大赛拿到了国家级奖项。
“课程把企业和科研真实场景带入课堂,通过演示实验把复杂的知识点进行简化,降低理论知识理解难度的同时,凝练科学问题,拓展前沿动态。”白振旭说,这样能更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教学中知行融合体验难、高阶实践创新难、协同育人培养难等问题。
目前,白振旭执教的“激光原理”“固体激光工程”等多门本、硕、博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他先后主持省部级教学改革课题6项,并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荣获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奖励。
今年是白振旭成为教师的第七年。2018年底,白振旭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后,入职河北工业大学,目前担任该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河北省先进激光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金刚石激光技术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这些成绩,离不开白振旭日复一日的科研积累。
聚焦国家在国防、空天信息与前沿科学领域对高功率激光技术的重大需求,白振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将金刚石激光技术研究推向新高度——实现自由空间布里渊激光最高功率、首次演示了金刚石拉曼激光的噪声抑制特性、首次获得金刚石涡旋光的直接辐射……多项成果登上国际期刊封面,并入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热点和高被引论文。
9月18日11时,结束学校的授课后,白振旭赶往河南郑州,参加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这样的学术会议,白振旭一有时间就会参加,期待能从学术交流中获得灵感,帮助科研。
“虽然这次的会议只涉及金刚石激光技术研究领域中的一部分,但能看到最新的前沿技术、结识不同领域的专家,又能把科研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白振旭说。
他的课堂,总是充满了最新的案例和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而不仅仅了解“是什么”。
更让学生们欣喜的是,白振旭经常把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一线工程师请到课堂来,给他们答疑解惑。“白老师看到我们探讨的难题后,总会想方设法请专家来为我们授课。”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安嘉硕说。
白振旭还牵头联合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建设河北工业大学首批微专业——“智能激光装备”专业。
今年4月,“智能激光装备”微专业正式启动,通过灵活的课程设计和学科交叉融合,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多元化、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首批来自不同学院的37名本科生聚在一起,进行探讨学习。
作为教学副院长,白振旭积极推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申报并成功获批,完善了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方向专业体系,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培养结构。
帮学生写推荐信、带着学生一起做科研……对于硕博研究生而言,他是并肩作战的领航员,带领他们在国际学术前沿冲浪;对于本科生来说,他是循循善诱的启蒙者,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讲得生动有趣,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河北日报记者赵泽众)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