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淄角镇:跨村联建聚合力,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惠民县淄角镇:跨村联建聚合力,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惠民县淄角镇:跨村联建聚合力,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2025-09-27 15:09:01     简体|繁體
http://app.993113.com/1091454.htm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王文彬通讯员薛明张雪丽

近年来,惠民县淄角镇积极探索跨村联建新模式,打破村界、行业、层级壁垒,以组织联建、产业联兴、治理联抓、服务联享为核心,持续放大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的聚合效应,跨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走出一条“党建统领、联村共建、产业抱团、成果共享”的乡村振兴共富新路径。

“小黄瓜”联成大产业

针对村小、村散、村弱的发展瓶颈,创新组织架构,以靠河郑为中心村,成立黄瓜产业片区党总支,整合4个联建村资源,推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联村共建、抱团共赢”的新格局。

淄角黄瓜过去多是农户分散种植,标准参差不齐,经常好瓜卖不上好价。今年,靠河郑村和周边几个村抱团发展,“跨村联建”成立了黄瓜产业片区党总支,党总支统一流转了4个村1000多亩地,建立了千亩现代化黄瓜基地,创新实施大棚统建、农资统购、管理统筹、产品统销、品牌统建,品质和产量都有了保障。“每个棚年均创收达20多万元,村集体也增收了100多万元。”淄角镇黄瓜产业片区党总支书记郭天生说。

淄角镇整合2000多万元各级涉农资金,建设了黄瓜产业片区融合发展服务中心、鲁北蔬菜交易中心和产业发展零工市场,完善灌溉、交通等基础设施,将黄瓜种植的“小作坊”模式转变为现代化设施农业。同时,依托镇上的国有企业山东淄政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对黄瓜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支持和标准化管理。

曾几何时,村民也想着在家里种黄瓜,可是没有多余的土地,再一个没有技术支持,丰收了以后还要等着小商小贩到地头上收,一旦没收的群众就没有收入,一个又一个难题逼迫着村民外出务工。2023年,在淄角镇党委主导下,动员辖区内想致富建棚的群众共同发展黄瓜产业,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发展”。如今,淄角镇全镇黄瓜种植面积超10000亩,交易额超10亿元,带动2000户群众户均增收8000元。

“我种了两个大棚,八亩地,一年一亩地纯收入两万多块钱。今年春天种的这一茬黄瓜,纯收入十万多块钱。一年两茬,纯收入二十多万,效益非常可观。”今年37岁的惠民县淄角镇周楼村的黄瓜种植大户孔凡银说起今年春茬黄瓜的收益,他高兴地合不拢嘴。

“小蓝莓”撬动大振兴

南果北移,蓝莓产业在惠民县淄角镇“从无到有”,走出了现代农业+文旅的融合发展之路,“惠民蓝莓”正成为滨州的一张名片。这个曾经受困于单个村域资源碎片化、发展动能不足的小镇,正以“党建联建、资源共享”的创新密码,破解乡村发展的深层瓶颈,勾勒出一幅“抱团发展拓新局”的生动图景。

“在蓝莓产业刚开始的时候,企业选中了我们一块近400亩的土地,涉及西街、踩鼓宋等5个村,多的100多亩,少的几十亩,个别群众一看来了大企业,抬高要价,党支部有压力,项目迟迟落不了,发展也没了信心。我们通过‘跨村联建’,整合了8个支部力量,成立蓝莓产业党总支,大家一块干,落后支部有压力,完不成的其他党员和支部帮着干,在党员示范,优先务工等办法的引导下,仅用15天时间完成了5个自然村土地的整体流转,落地投资1.2亿元,建成蓝莓基地。”淄角镇党委副书记高涛说。

“过去各村像一盘散沙,现在拧成一股绳。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产业发展也跟着旺了起来!”淄角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李凯说。目前,淄角镇“跨村联建”运营机制激活发展春水,已连续举办三届惠民蓝莓采摘节,累计接待游客27万余人,尾果也卖了个好价,并且带动周边旅游消费3000多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40多万元。

惠民蓝莓,一个新的产业,让淄角动了起来,让惠民活了起来,让群众富了起来。家住淄角镇西街村59岁的王忠花,在蓝莓基地上班,说起蓝莓产业带来的变化,喜上眉梢。她高兴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的收入分三块,土地流转收入,一年2400多元;基地工资一个月3000元左右;蓝莓基地不忙的时候,到镇上的其他种植大户那里打零工,有时一天还能挣300元。像我这个年龄,挣这么多钱,很满足。”

“小民生”连起大幸福

在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群众告别了低矮破旧的农房,年轻人搬入“5+1”多层电梯房,中年三口之家搬入合院,村中60岁以上的老人搬入养老公寓,群众晚饭后在环城湿地公园里溜弯,不远处的广场上传来孩子打球的呐喊声……这幅多元融合的生动图景,正是淄角镇党委统筹发展的缩影。

2024年,淄角镇民生投入1500万元,高标准建成片区党群服务中心、群众困难解决中心、幸福家园养老公寓、省级实验幼儿园等6处民生设施,为群众提供医疗报销、矛盾调解等98项服务,实现了孩子在家门口上学,年轻人在家门口就业,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淄角镇的群众实现了从有到优的幸福生活。

近日,在淄角镇群众困难解决中心村民议事厅内,一场议事会正在进行。组织方是蓝莓片区党总支,大长桌上,村民代表表示新公交车站广场亮度不够,群众跳舞或者打球的时候都得特别小心,需要增设照明设施。大家围坐一圈,畅所欲言,不到30分钟,新公交车站广场亮化方案,就此敲定下来。

“我们以跨村联建为抓手,创新了‘四联’机制,培育蓝莓、黄瓜等产业项目14个,3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探索出一条以组织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子。”惠民县淄角镇党委书记高传伟说。“下一步,我们还要通过组织重构、支部实体化运行、产业链延伸等方式,进一步解决‘跨村联建’过程中资产整合、收益分配、党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一村’到‘一域’整体提升。”

淄角镇探索推行跨村联建模式,以资源整合之笔、产业集聚之墨,在乡村振兴答卷上书写下“跨村联建聚合力、共富共享促振兴”的精彩篇章,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淄角模式”。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