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名学员走进上海未来启点社区,科学家、创业者和投资人在这里“链接”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30多名学员走进上海未来启点社区,科学家、创业者和投资人在这里“链接”


30多名学员走进上海未来启点社区,科学家、创业者和投资人在这里“链接”

  2025-09-27 17:28:51     简体|繁體
http://app.993113.com/1091477.html

本周四和周五,30多名学员走进张江人工智能岛21号楼,参加“N计划”第一期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联合实训营。这些学员中,有年轻的科技创业者,他们来自国内顶尖高校,在校学习期间就萌生了创业想法;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科研人员,他们都通过在职科技成果转化创立了企业,或与企业合作;还有一些学员是创投机构的年轻投资人。实训营活动在市科委指导下,由上海未来启点社区主办,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人才社区,依托上海未来基金矩阵及其生态合作伙伴建设。“我们的目标是构建颠覆式创新不断涌现的生态,让科学家、创业者和投资人在这里链接,让各种创新要素实现更高效的匹配与重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经理、未来启点社区理事长魏凡杰说。

资深导师为科学家创业把脉

上海未来启点社区以上海未来产业母基金平台为枢纽,将最大化发挥子基金体系的资源优势。它借鉴FlagshipPioneering等国内外机构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成功经验,聚焦颠覆性技术领域创业者服务,计划孵化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企业,也为创投基金、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企业等各类单位定向输送CXO人才。专题分享、案例实训、项目路演和答辩评分……未来启点社区推出的两天实训营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为学员讲课的导师都是科技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的资深专家,主题包括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方向、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创业新范式、投资人视角看科技创业等。科学家创业有什么普遍性问题?在案例实训环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智友·雅瑞科创平台发起人王田苗教授分享了他的观点。王田苗是我国著名机器人专家,不仅从事科研工作,还参与孵化、投资硬科技项目,已培育出3家上市公司和数十家硬科技企业。他告诉学员,国内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创业的成功率不超过5%,很多科学家创立的企业面临“死不了,长不大”的困境。

王田苗教授在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联合实训营讲课。

究其原因,他总结了三点:科学家往往缺少对社会、产业和客户需求的洞察,不善于与其他企业合作,不关注各个地区的政策和产业生态链。“科学家走上创业道路,就能成为企业家?不是的。未来启点社区有定制化的科学企业家培养和赋能计划,这很有价值。”王田苗说。“王老师的讲课让我很受启发,虽然我创立公司已有5年,但感觉自己和企业家比差远了。”复旦大学未来信息学院副教授、钧坤智控联合创始人商慧亮感慨道。据介绍,钧坤智控研发各种农业机器人,其中花卉采摘机器人已应用于广西企业。在他看来,科技创业要成功,技术、团队、市场和资本等要素缺一不可,未来启点社区成立后,这些要素有望在社区实现高效的优化配置,为科学家创业提供更多资源。

创业导师王佳粱(左一)和学员交流。

年轻创业者为何对社区感兴趣

实训营学员中,有多名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创业者。萝博派对创始人黄一是年龄最小的一位,出生于2004年的他堪称“天才少年”,大学本科阶段免修数学和物理,整天在实验室里研发机器人和无人机。今年3月,他提前一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来上海创立了萝博派对公司,带领团队研发人形机器人。这家初创公司已融资上千万美元,并获得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关注,因而受邀参加了未来启点社区活动。最近,黄一带领团队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样机Atom01在萝博派对诞生。它高1.25米,重34公斤,最大特点是全面开源和模块化设计。Atom01有行走、跑步和跳跃能力,人用力踹它,也能保持平衡。“这款机器人的小脑和本体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当然和宇树比还有差距。”小黄告诉记者,“这次参加未来启点社区实训营的学员里,有研发具身智能大脑的创业者,我会和他们交流,看看有没有合作机会。”

人形机器人样机Atom01

可视科学创始人杨远帆在合肥创业,为参加实训营专程来到上海。谈及走进未来启点社区的原因,这位“95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说:“未来启点社区链接科学家、创业者和投资人,我对这种创新生态很感兴趣,想认识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寻找创业合作和投融资机会。另外,我对社区实训营的课程也很感兴趣,因为除了理论课程,还有实践课程,会让学员们分小组讨论虚拟创业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写BP(商业计划书)。这对提升我们的创业能力很有帮助。”顾名思义,可视科学的业务是将科学可视化,这是一个融合前沿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的创业项目。“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我们为‘人造太阳’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国家大科学装置构建了高精度、全仿真3D模型,达到了电影级渲染效果。”杨远帆向记者展示了几张图片,不仅有托卡马克装置外观,还有真空腔内部边界局域模爆发数据的可视化结果,展现了壮观的可控核聚变景象。

托卡马克真空腔内部的边界局域模爆发数据可视化

为了给国家大科学装置精准建模,可视科学已研发出模型克隆算法和三维重建算法,让3D模型对真实装置的仿真达到了“数字孪生”水平。因此,它不仅有科普功能,还有科研价值。科学家戴上VR头显设备,可以在沉浸式环境中“看见”理论模型、处理实验数据,还有望获得新的科研灵感。

“未来启点社区的人才主体,是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监方苑博士说,社区运营团队将与未来产业基金联动,力争把青年科技创业者培养成企业家,让他们成为优秀的CEO、CTO等CXO人才。

上海未来启点社区主任李然表示,社区致力于打造顶尖人才与认知的入口、创新创业资源的超节点,将围绕人才的挖掘、评估、培养与赋能展开工作,不断探索和尝试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

原标题:30多名学员走进上海未来启点社区,科学家、创业者和投资人在这里“链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