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算出爆款,红枣变致富“金枣”
——看沧县红枣及干坚果食品加工产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

9月18日,河北华聚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忙着打包红枣产品。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摄
金秋九月,枣香四溢。9月18日,走进位于沧县的沧州美枣王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枣王公司”)生产车间,一股浓郁的枣香扑鼻而来,一袋袋包装精美的奶香夹心枣、可可曲奇脆枣、雪糯米桂圆枣糕等产品,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
“这些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到泰国、印尼、越南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美枣王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桐说。
沧县被誉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红枣种植面积19.1万亩,拥有全国最大的红枣交易市场。近年来,红枣产品越来越丰富,其“搭档”更加多元,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答案,就藏在人工智能里。
在美枣王公司,传统枣业遇上AI,碰撞出了创新的火花。该公司与复旦大学团队合作共同研发智能AI软件,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研发融合,开发出食谱引擎大数据模型。
“食谱引擎大数据模型最核心的功能,是产品创意快速生成,30秒就可生成一个产品创意。”张桐说,消费者从接触一个新产品,到吃腻了不再喜欢,频率越来越快,这就促使公司不断创新研发,生产出更多新款产品。
通过食谱引擎大数据模型,美枣王公司可以收集红枣及干坚果休闲食品线上实时的销售数据和消费者反馈强烈的关键词,如热门口味、原料偏好等,然后将收集到的结果“喂”给食谱引擎。食谱引擎通过整合资源得出市场最新需求,并迅速转变为产品创意。
“红枣和黑芝麻再加上黑米,做成小甜品。”张桐将这句话输入食谱引擎,同时勾选了低糖低卡等选项,一个全新的产品创意即刻生成,包括原料配比、工艺参数、包装建议,甚至成本预估。
“大数据模型会提供创意研发零食样品,然后公司会将样品试销,再把试销数据反馈给大模型,从而让大模型越来越擅长生成爆款。”张桐说,公司通过大数据模型模拟核心渠道,建立快速试销机制,能低成本地验证每个创意是否行得通、卖得好。最后,他们再决定是否量产。
张桐举例说,美枣王公司早期研发的产品奶枣,就是筛选出奶油的奶香口味与新疆红枣的甜香口味,再借鉴大数据模型中其他产品的制造工艺后开发出的产品,前期面向市场销售了3000多万元,成为爆款产品。
有了大数据模型做“设计师”,美枣王公司每年推出1000多款新产品配方。美枣王公司总经理王云飞透露,公司通过食谱引擎筛选出来的创新产品,已占到总产品数量的40%。在人工智能加持下,公司的人力成本节省约60%,研发新品的速度提高了两到三倍。
科技赋能,红枣华丽变身成“金枣”。近年来,沧县积极推动红枣产业链优化升级,鼓励红枣及干坚果食品加工企业借助数字化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持续将红枣及干坚果休闲食品产业发展壮大为县域富民产业。
当地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挖掘消费需求,促进红枣深加工上游生产、下游销售数据互联互通,实现数字化管理系统与红枣产业深度融合。
走进河北华聚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聚食品”)的数字化运营中心,“聚水潭”系统平台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公司产品在全国的销售数据——订单分布热力图、产品销量排行榜、发货进度条、各渠道占比分析一目了然。
“每一笔订单的生成、每一次消费者的选择,都迅速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成为指导我们生产经营的‘智慧大脑’。”华聚食品总经理王函龙告诉记者,过去依赖老师傅经验、经销商反馈的决策方式,正逐步让位于实时、精准的数据分析。
“哪些产品受欢迎、哪些区域潜力大、何时需加大生产、何时该调整促销,系统都能提供科学依据,降低了市场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也更容易打造爆款产品。”王函龙说,借助数字化销售系统,公司生产的红枣系列产品销售量比之前提升了50%左右。
此外,华聚食品以“共享智造”为引擎,向红枣及食品加工企业提供生产订单,有效带动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积极整合高川乡及崔尔庄镇区域的物流、仓储、批发市场等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的转变。
从凭经验到靠数据,沧县红枣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丰富了产品供给,提升了产业效益,更为传统农产品深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可借鉴的新路径。
为推动枣产业良性迭代,沧县依托国家枣树良种基地和外国院士工作站,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并与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红枣种质资源收集、枣树育种、病虫害防治等,培育出京沧1号、金丝丰、金丝蜜等优良品种,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沧县现有红枣及干坚果食品加工企业201家,拥有好想你、思宏、美枣王等行业龙头企业和沛然、好牌等省级名牌。”沧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沧县红枣及干坚果食品加工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0多亿元,带动3万余人增收致富。
金丝小枣,甜醉千年。目前,沧县已成为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知名休闲食品企业的生产基地,与淘宝、抖音、京东等头部电商平台合作建设了抖音云仓、京东物流中心等仓储物流基地,培育了28家规上企业,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
编辑: 来源: